2020 年 7 月 15 日,工信部、农业部、商务部三部门办公厅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,为期 4 个月的活动先后落地在 5 个城市。
在云南昆明的收官之战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透露,据初步统计,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近 4 个月的销量已经超过 18 万辆。
在首批目录的 9 家车企 16 款车型之后,工信部随后又发布了 2 批目录,2020 年的三批目录共有 24 家车企的 61 款车型参与了汽车下乡活动,其中不乏威马汽车、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,也有车型入选。
新浪科技梳理发现,入选目录的 61 款车型以 A 级和 A0 级、售价在 10 万元以下的小车、微型车为主,比如长城欧拉 R1、五菱宏观 Mini EV、零跑 T03、长安奔奔 E-Star 等。
春节期间新浪科技通过走访和采访了解到,新能源汽车在下沉市场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度,不少人已经购买新能源汽车或者有意愿了解新能源汽车,不过市场的需求还是集中在入门型代步用新能源车辆上。
综合来看,目前新能源汽车进入下沉市场,依然主要是政策和低价驱动,不过下沉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必然的趋势。
在某西部省份三线城市从事车险相关职业的曾先生告诉新浪科技,虽然在理赔标准和体系上,燃油车比新能源车更加成熟,但目前他处理的新能源汽车理赔越来越多,这也意味着,新能源汽车上险数在增加。
李先生对此感同身受,他所在的企业主要为线下 4S 门店提供销售培训和精准营销服务,平时常驻省会城市,但经常往周边县城出差,他的客户中销售新能源汽车的比例逐步在提高,很多客户都表示希望找到更多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的消费者。
李先生告诉新浪科技,他所在的城市对于两轮电动车、三轮电动车进行了更严格的管理,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对于低价四轮电动车的需求,希望通过后者满足短途出行代步的需求。这一情况同样出现在北京、广州等一线城市中,一边是利空而另外一边则是政策利好,销量自然就会增长。
两轮电动车是不少人代步的选择
而一位五菱汽车的销售人员在电话中告诉新浪科技,相比较往年,今年门店安排的值班人员稍微多一点,大年初六也已经开始全员正式上班,并准备了库存充足的新能源车型以供消费者购买,加速交付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农村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,即使不做新能源汽车下乡,许多车企早晚也会去探索农村一级市场。经过前期的市场教育以及媒体渠道的多样化,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已经逐步改观。
春节期间,新浪科技走访了北京远郊区多个农村,发现不少家庭在自家庭院安装了家庭充电桩,以方便充电,其中一位村民告诉新浪科技,自己是跑出租车的,家里安装充电桩比较方便,在夜间充满第二天出车,只需要再充一次电就好了。该村民告诉新浪科技,用新能源车跑出租车后,自己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有所改观,特别是在成本方面,因此也愿意接受新能源汽车。
以北京市郊区农村地区为例子,安装家充后,每度电仅需 0.4733 元,不需要像居民用电采用梯次价格计算的方式。按照蔚来目前最大的 100 度电池包,充满一次工况续航在 400 公里左右,仅需 47.33 元,成本远低于燃油车。
不管是完成《规划》提出的新能源汽车目标销量,还是车企的长远发展,以及用户体验,下沉市场也必须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高端化。但对于很多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说来,虽然在加速下沉,但路并不好走。
今年,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,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活动还会继续。在许多小城市甚至农村,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。
新能源化是汽车的趋势,而下沉市场则是新能源汽车的广阔天地。只是,对于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,真正到 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之前,还有一段很长的崎岖山路要走。